她用了十年让手织布走出大山,在经纬间“活”了起来。
说起手织布,
许多人也许很难第一时间,
将它与摩登潮流联系在一起,
然而,设计师胡明那通过自己的努力,
让大都市的90后与贵州老妈妈的手织布相遇,
植物染、设计潮、不撞款,
手织布制品正在成为新一代的时尚先锋。
见到胡明那的时候,
她刚风尘仆仆地,
从贵州的工作室回到上海的办公室。
说来也奇怪,
虽然办公室的门是透明玻璃的,
但就在一开一关之间,
仿佛就完成了浮华与宁静之间的自由转换。
办公室的展示架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,
她近10年以来设计的手织布包包系列,
电脑包、护照包、化妆包、名片夹、文件夹……
虽然它们的数量不算多,
乍看也不算是弹眼落睛,
但是每拿起一件来,
都会被手织布的各个细节所深深折服。
古老抽象的图案在经纬间隐现,
对它们发自内心的喜爱也会得到它们的回馈,
那种触感仿佛是不同生命之间的交流。
别以为这些“老古董”只是“老年人”的喜好,
胡明那说,90后也是她的粉丝主力军。
其实早在胡明那读大学的时候,
她就被少数民族手织布的图案与质感吸引,
尝试着制作各种手工包包,
工作后,当时主要从事室内设计的她,
更是将这一爱好慢慢地变成了自己工作的一部分。
2006年,胡明那开始不断地深入贵州腹地,
调研当地少数民族传统手艺以及保留和传承情况。
她欣喜地发现,
在一些几乎与世隔绝的深山村寨里,
依然延续着一些古老的手工技艺——
栽靛植棉、纺纱织布、画蜡挑绣、浸染剪缝……
如获至宝!
然而,这种母女代代承习的传统,
到了年轻一代的手里,
正在慢慢地消失。
在翻看这些年资料照片的时候,
有一张照片引起了我的注意。
那是一位满脸皱纹的老爷爷,
正在非常专注地打磨着一个木质工具。
胡明那说,
许多织布零件是现在的机器无法生产的,
老爷爷的爱人是织布的,
所以为了可以让老奶奶正常织布,
老爷爷即使年事已高,
还在不断地制作着各种工具耗材。
是啊,这些手艺制造早已并非是生活的必需品,
而且耗时耗力,不能帮助改善生活。
怎样才能将这些宝贝传承下去呢?
于是,2008年,
胡明那在上海成立了“ZURNER 族印”,
以手织布为主,通过自己的设计,
将传统手艺融入当代日常,
让更多人了解这些隐世的手艺,
也回报给当地手艺人以创造新的传承。
而现实是,手织布是越来越少了,
胡明那觉得与其守株待兔,
不如从源头抓起。
要得到高质量的手织布,
首先要有好的线与好的色,
于是她干脆在贵州包下了好几亩地,
种植那些用来织布与染布的农作物,
虽然每年的产量非常有限,
但是至少形成了可持续的生产链。
除了部分留下来制作自己设计的包包系列以外,
其他的手织布经常被预定一空,
甚至还有许多国外的厂商慕名而来,
向她定制手织布。
手织布正在渐渐走出大山,
真正地“活”了起来。
经过不断的尝试、坚持和努力,
渐渐地,
胡明那的这些理念与不少品牌达成了共识,
合作设计开发产品、举办展览;
与一些艺术机构合作艺术项目,
从艺术化的角度挖掘手艺的多元可能性;
与室内设计师合作,
将民族符号和工艺应用进,
软装和餐厅、酒店装饰的项目……
手织布以及它们的周边,
正在以不同的形式与载体,
在城市里继续传播着。
Q&A生活周刊×胡明那
Q:面临最大的困难与困惑是什么?
A:十年里,我们陆陆续续将山里人当下所持用的工艺与当代审美的图案、色彩做嫁接,创造出来新的传承,但是还没有具备自我生长的生命力——手艺人做的事没有变,外面的人不来订,她们照常喂猪种地,空了就坐下来织,女儿依旧在大城市打工。这就有点像一株本应长在土里,却非要盆养在室内的植物,养在盆里还不浇水,能撑多久?
Q:接下来的工作计划和未来展望远景是如何的?
A:最近,我们在贵州成立了“ BUYI FIBER 布依纤维 ”,从实验的角度,从源头了解手艺,向同领域的技术专家和艺术家们学习互通,将最前端的技术和艺术,补养回最源头的工艺,希望手艺人能够实现自我生长。
延伸阅读: